霓虹燈閃爍的夜景
照落水面陪海泳..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未來工作在那裡"的轉寄信讀後雜唸 Part I

寫在前面:
再次看到這封轉寄的MAIL,我想了一下,我覺得這其中有很多問題可以去討論,尤其是後面那段橡膠手套的例子,還有八吋晶圓廠的問題,其所切入的觀點應該不只是侷限於我們跟中國大陸的貿易競爭關係,而應該去看待那是一個在今日全球化觀點下所產生的問題,必竟跟我們搶工作的人不只是大陸人,也有越南、印度.....如果將想法只侷限在大陸,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狹隘了,好像全世界就只剩大陸會跟台灣競爭了,所以這篇雜唸就這樣產生了。把自己的想法貼上,其實也是為了跟大家做一個意見上的交流,我也想知道我所沒想到的事情或是論點,所以希望大家看過之後不令給予指教,先謝謝囉!!

這個雜唸很長,所以我把它分成多篇文章來貼,而我想有些人沒看過這個轉寄文章,所以在相關雜唸前,會先貼上一段原來的MAIL。因為還沒寫完,所以不知道會貼幾篇,先感謝各位看官的耐心。

=======================================
未來的工作在那裡
因為擔心台灣的未來,雖然力量微不足道...但是,
我早就驚覺問題的嚴重程度...
所以,只要去購物我一定細細詳查貨品製造地點,
只要made in Taiwan絕不猶豫並成為我的首選,
連餅乾、糖果、小文具都不放過...孩子拿在手上想買的零食,
只要非台灣製造的我都說:「這比較不好吃...
看起來又不漂亮...」,
而且一定幫他更換...也許他不懂,但這牽繫著他的未來,
我心疼他未來淪為台勞...空有知識但須去外地擔任低階勞力工
作....希望從你我做起... 珍視台灣,給我們的孩子較好的未來


=======================================

喝口茶休息一下,接著再看我的雜唸

首先,在這封MAIL中,第一部份作者因為擔心自己的未來所以在買東西時,無論是什麼小東西都要選擇國產品,用一個簡單的邏輯想法,我們愛用國貨,那在我們國內的工廠就會有生意,然後他們就不會倒,這樣國內的產業就可以繼續生存,那就會有很多人不會失業,整個經濟的情況就會好一些。當然簡單的來說,我們買自己國內的產品,對國內的廠商是一定會有幫助的。但是我想這一部分並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產品生產的位置,並不是消費者可以選擇的。生產的廠商會依照在哪裡生產的成本較低,而轉到那一個生產地去生產,這樣業者才能夠獲得最高的利潤。他們之所以還會選擇台灣作為生產基地,一定是在利益上以及成本上考量的結果,而這些考慮因素包括了,如:供應鏈所在、運費、生產環境、生產技術、員工水準等等。所以這些廠商會不會繼續留下來,其實不是看他們在當地的市場佔有率作為最重要的考量,決定因素會是在他們是否可擁有更低廉的生產要素上。所以我們就算努力的用國產品,這些公司會繼續存在,但是卻不一定會再是在台灣生產了。不過,這樣說也不是要反對使用國產品,只是想說明我認為買國產品跟他是不是在台灣製造的關係,其實不是那麼重要,也不會因為我們一直買國產品而使得製造業不會出走,然後我們就會有工作。而我之所以贊同買國產品這件事情會對國內企業及經濟有幫助,並非是在於製造的觀點,而是在於以產業發展的觀點來做連結。再者以現在全球化分工的角度來看,企業一味堅持在地生產製造,對企業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有時候反而會因為這樣提高了成本,失去了競爭力。

在這裡我想我們必須打破傳統以製造業為主的思考中心,從產業發展的觀點來做觀察,同樣的當我們買台灣公司的產品時,會增加該企業的收入,這個產品雖然不一定是在台灣製造。但是這一筆收入讓他們可以致力產品的發展與創新,亦或是增強公司在行銷方面的能力。讓他們可以增加與其他國家廠商的競爭力,同時也可以為台灣賺取外匯跟知名度。至於是不是在台灣製造的,那其實不是很重要。為什麼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在以品牌行銷為主的企業中,製造是一個附加價值十分低的企業活動。而當我們用附加價值來分析整個企業的活動時,我們會發現企業活動中有最高附加價值的那一段其實是在品牌行銷上面。

舉個例子來說明好了,像是星巴克的咖啡,一杯賣120元,而創造出來這樣價值的,絕對不是在於那些幫星巴克種植咖啡豆的非洲農民身上,而是星巴克本身對於咖啡豆如何變成好喝的咖啡以及他的行銷活動中,在塑造消費者心目中本身價值地位的活動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那一杯120元的價值。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負責製造原料的農民,本身並沒有因為種了全球大賣的咖啡而致富。那些賣咖啡錢的絕大多是都落入的星巴克的口袋,用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在對於品牌企業而言,製造本身並不是能為他們帶來高附加價值的部份,當然在這裡先不討論星巴克如何去剝削那些非洲農民的問題。而如果台灣的企業,不朝向自有品牌發展,以品牌創造最高的附加價值,還是不斷的要以代工或ODM為主,還是要用低廉的生產成本作為競爭的工具,那我們還是得面對一波波企業不斷出走的危機,今天或許是中國大陸,哪天就會變成非洲,亦或是中東地區了。此外若是我們一直停留在要有製造業,我們的經濟才會有發展的思維模式,那我們將無法脫離以降低生產資本(土地、勞務、資本、原料)來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競爭模式,如此未來對環境的問題,以及對勞動群眾權益維護的問題也勢必將會一直被政府做為在經濟發展的前提下犧牲。為什麼我們不能夠走向不同的產業階層,是不是可以朝向低污染、高度智能密集的工業或服務業發展,甚至於是農業。如:金融業、軟體業、甚至於觀光業 ,以發展台灣不同的產業面。所以當我買國產品時,我所希望的是國產品牌能夠強大,台灣的產業型態可以轉型發展,而不再以製造為主軸作為思考中心,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再創造新的工作,給我們自己亦或是下一代。

(待續.....)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利潤產生於廠牌,而不是產生於製造,這個說法我一直很質疑,質疑的原因有二個:一是歷史證明,過去的台灣與目前的中國,都跟我證明掌握製造的人,可得利潤依然也是驚人的。

第二個原因,也是第一個現象的解釋,廠牌公司不一定知道oem工廠的生產know-how,他們只是規格的製定者;獨家know-how才是利潤的來源,反而廠牌間是有激烈競爭的,而行銷也是燒錢的。

總之,不可小看製造業。

此外,一樣的產品,我會選擇台灣生產而非中國生產,除了政治原因外,是希望能讓台灣勞工們能有工作,畢竟資本、管理階層是可外移的,勞工卻無法外移;我表妹工科碩畢,在高科技產業工作,但只要工廠外移,她有失業可能。

製造業與廠牌業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前者只要搞定員工,就沒問題,後者卻要搞定消費者。員工是台灣人、中國人或越南人,文化差距不大;消費者卻是世界性,難度高;特別是台灣人以沒國際觀聞名,要建立一支廠牌談何容易。

在世界競爭裏,廠牌其實就是國家文化產業,我們知道要買法國手提袋、西班牙衣服、瑞士巧克力,台灣沒有明顯的國家形象,又是一慘。逼得acer去買西門子,以為這樣就可擠身歐洲貴族的沙龍,但誰理你?你就是台灣廠牌啊。

來你這亂講一通,真怕留言比你寫的還多。

匿名 提到...

青紅燈來回應一下會長JOE的留言:

1.製造業其實並非不會有利潤,只是那是"艱苦錢"。在產業價值鏈中,他所創造的附加價值是很低的。像之前台灣的寶成幫荔枝牌的鞋子代工他的運動鞋,一雙價格幾百塊,然而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橋燈鞋,就要兩三千。這其中附加價值的創造就是來自於荔枝的品牌跟設計。

2.品牌的經營本來就是困難又辛苦的,你看ACER搞了二十年,才打下全球PC銷售第三的江山。而且要不是有ACER,現在就會變成是中國"聯想"了~~所以要趁早發展~~

3.ACER沒有買西門子啦~~西門子的PC部門是給日本富士通買去。買西門子的手機部門的是ACER的小孩笨Q~~它還真的是笨Q~~哀哀

4.國家形象的問題其實也是因為我們都一直躲在後面搞製造,沒牌子~~所以才會那麼悲哀,誰會拆PC的殼,去看主機板是啥牌子的。

5.買國產品當然好,我只是想說我們即使再怎麼努力的買,要走的還是會走,因為消費者很難有權決定產地。畢竟商人無祖國啊!!

6.會長的表妹不會失業啦~~至少在這十年間,目前高科技產業還是台灣為第一生產基地,高製造技術的產品會在台灣生產,比較低技術的才會跑去大陸做。原因很簡單,因為台灣人比較貴,目前的素質比較好,所以要生產高附加價值的東西,也就是新技術的產品。大陸或越南,雖然便宜,但是目前人力上還沒有能力超越我們。我想等到他們人力素質跟我們一樣時,工資也會跟我們差不了。到時後情況又會不一樣了~~~不過還是建議會長表妹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朝向行銷工程師,或是業務工程師的方向去走,這樣可取代性會比較低。

匿名 提到...

﹣﹣﹣鄰居來了﹣﹣﹣

所以現在產生了兩個問題:

1、品牌:將製造業提升成有能力建立品牌的產業以提高產品利潤。

R:會長提出製造業也是利潤驚人等等。

Q:製造業與品牌業對一個國家的永續應該是同等重要,如會長說品牌業不見得知道know-how的問題,而製造業則握有技術知識,這也是台灣一些中小製造業代工久了可以發展出自我品牌。 而技術則會保有實踐的能力。

但是,製造業留在台灣現在除了高人力成本的問題,也面對高污染的環境成本的衝擊,而通常小企業又不太願意付出維謢環境的成本。

所以問題是,如果製造業都不見或出走,那麼關於某些製造的技術不就失傳了? 製造業跟科學工業技術應該也有相關吧?

2、我們要品牌業還是製造業?

R:品牌要搞定的是消費者,製造業只要搞定工人:

Q:依這個邏輯,搞品牌,可以賺全世界的錢;而搞製造業可以讓工人有錢賺(但前題是要在國內製造,這樣才能讓國人有錢賺)。
賺全世界的錢,錢進入企業主口袋,而為了發展其品牌事業,勢必要發展更多部門,(如法國的LV所屬集團,我忘了名字,幾乎所有時尚品牌都在旗下)於是也要創造不同層次的高級工人。
可是沒有製造業給工人賺錢,另一方面,如果製造業不在國內又沒有品牌產業,那麼國內既無低階工作也無高階工作。

我寫什麼低階高階的看來真礙眼,應該是勞力工作與知識工作會好一點或是其他。

如果兩者都無,那不是更糟。

artemis 提到...

鄰居想補充問題:

就算製造業留在國內 但是卻引進外勞 那不是又白搭
把污染留在國內 錢給外勞賺
當然製造業的中上階級的老闆或主管還是有賺錢,只是原本關心的台灣勞工,是不是仍無工作。

在台灣,最常聽到的是做吃的最有賺,或是做小本生意擺夜市等等。突然離題。

補充完畢。